一起看一下這個騙子“趙總”保底5千工資縮水成90元【誰來做主?】
摘自:揭秘騙局網 時間:2021-12-29 瀏覽:
導語:物流公司跟單員寫著底薪工資5千,發工資后工人傻了眼:干1個月90塊咋算的
自從復工復產以來,各行各業都拿出了所有的力量,就是希望能把之前失去的時間找回來,就比如下面這幾位工人,他們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辛辛苦苦的干了一個月,當時招聘信息上面寫著跟單員保底工資5千,可是等到發完工資后工人們傻了眼,底薪5千縮水到90元這是咋算的?一怒之下工人們找到了媒體曝光,但是公司的趙總表示工人們當時沒有問清楚情況,總之是一個巴掌拍不響!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見到記者工人就開始吐槽自己的經歷,辛辛苦苦通過體力干了一個月,結果卻發了幾百塊錢的工資,還有的工友發了幾十塊錢,不光是一件可笑的事,而且還非常尷尬,再怎么說這體力付出就這么廉價?

記者了解到幾位工人3月初的時候在網上看到了青島匯鑫致遠物流的招聘信息,上面寫著市內送貨,工作時間是8-10小時制,月休4天,保底5千,月薪綜合7-8千,每個月5號財務會統一打工資。

工人:當時給我們說的是保底5千元,就是做市內跟單員,但是我們去了之后發現并不是跟單員,就是個裝卸工,不過我們想了想,既然都來了,反正不管是干什么都有錢賺就行了,就這樣3月初上了崗,每天從早忙到晚,負責裝卸礦泉水和飲品,到了4月的時候公司再沒有安排活了,說是回家休息,等通知就行。

據工人們介紹,他們大部分都沒有簽訂合同,就在前段時間才和一位離職的員工要了一份合同,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只有最后一頁,上面結算方式是這樣寫的:甲方以實際4元/噸(一裝一卸)與乙方進行費用的結算,就這樣等到4月中左右,工資終于發了,工人們一看工資傻了眼。

記者也在現場了解到,當時有的工人發了256元,也有的工人發了280,還有一位工人只發了93塊左右。那么說好的保底5千,為什么發到手只有這點錢呢?這是不是發錯了,為了弄清楚事情,記者也陪同工人們來到了這家公司一探究竟。


公司趙總解釋:像他們這種情況保底5千沒有的,只有簽正式勞務合同才是保底5千,如果是臨時合同的話就只是按噸計算費用的。但是對于這個解釋工人們并不認同,因為招聘信息上就寫著保底5千,大家也是沖著這個才來的,否則也不可能為了這幾百塊錢受這個苦啊。

(騙子:趙總)
隨后趙總說工人們當時來的時候確實填過一個入職申請表,但是當時的那個合同也是臨時的,目前合同他沒有辦法提供,這中間可能是招聘信息有漏洞,也有可能是和倉庫那里溝通的時候沒搞清楚情況,反正就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工人方面有沒問明白的,他們也有責任。

(騙子:趙總)
那么合同提供不了,也就沒有辦法核實當時是如何約定的了,但是說到結算方式,合同上寫明是每噸4元,而工人們一個月發了200多和90元的工資,這又是怎么計算的呢?

(騙子:趙總)
趙總:咱不是不給錢,實際都是按噸計算的,比方說有的時候一車貨需要幾個人來卸,如果有4噸4個人干的話,那就是一人一噸的錢,需要平攤的。面對這樣的說法,讓在場工人都大跌眼鏡,在大家看來,每噸4元那就是每人每噸4元,而不是像趙總所說需要平分這4元。

(騙子:趙總)
隨后趙總又解釋,市場上價格現在是8塊或者是6塊一噸,如果按工人們這樣算的話,自己需要掏12塊,已經超出市場價了,對于這個費用是如何結算的,工人們心里肯定是清楚的。
但如今工人們堅稱,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這樣的算法,也從來沒有人提過是這樣算,如今大家都覺得被坑了,也不想繼續在這里干活了。之后記者又來到了城陽區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員,工作人員表示,他也已接到了工人們提交的仲裁申請,接下來會去調查處理這件事。

從這件事來看,趙總的口頭解釋肯定是沒辦法證明事實了,作為一個公司在發布招聘信息的時候這么明顯的錯誤都能犯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公司的HR也可以回家了。其實這根本就不是溝通上和操作上的失誤,實際就是故意留下的坑,如果非要弄明白事實,還要拿出當時入職時的合同來看,事實如與趙總所說不符,工人們也完全可以通過正當的手段維權,同時也要提供廣大網友們在找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些不起眼的坑,特別是在簽合同的時候也要注意這些條條框框。對此,你有什么看法,歡迎關注留言吧。